
藍天、豔陽、碧海、青山……交織汗水與幸福的滋味,永生難忘。
抓住夏天的尾巴,意外開啟跨越三分之一個台灣的機車之旅。藍天、豔陽、碧海、青山……交織汗水與幸福的滋味,永生難忘。
秀麗東海岸:地景特殊 生態豐富
故事的開頭很簡單。話說我家老大打算騎新機車環島,前往高雄赴約,老媽我心血來潮,問了一句:「我跟你去,好嗎?」墨鏡、口罩、外套、手套……外加一頂安全帽,全副武裝。起點:花蓮,路線:東海岸,帶上好心情,出發!

東海岸風光秀麗,擁有許多特殊的地質景觀和自然生態。
海岸山脈位於台灣東部,北起花蓮縣花蓮溪口,南到台東縣卑南溪口。「東海岸」指的是包括花蓮、台東兩縣境沿海狹長的區域,風景秀麗,擁有許多特殊的地質景觀和自然生態,以及多元豐富的原住民文化。
2024年的「0403」花蓮大地震後,景點重創,百業蕭條。我曾搭乘為振興花蓮觀光推出的「台灣好行」郵輪式公車遊東海岸,幾個著名景點都去過了。這回,打算一路暢通,直抵台東,沒想到「大石鼻山」的指標迎面而來,這正是之前因地震整修封閉,失之交臂的景點。
大石鼻山:回眸望見無敵海景
大石鼻山,顧名思義,山形似「鼻」,又像龜背,故也稱為「龜庵山」。沿山興建的「大石鼻山步道」只有750公尺,看起來很好爬。網路上查到的圖片多是一條向下方延伸的木棧道連接景觀涼亭,通往廣闊大海,角度絕美,令人嚮往。

大石鼻山居高臨下,遠望優美海灣、蒼翠山巒和錯落有致的房舍。
夢想雖美,現實殘酷。全身包裹得密不透風的我舉步維艱,還沒爬多高,竟然汗流浹背、氣喘如牛。但居高臨下,遠望弧線優美的海灣、蒼翠欲滴的山巒和錯落有致的房舍,真美啊!稍作休息,再接再厲。

大石鼻山木棧道連接景觀涼亭,通往廣闊大海,角度絕美。

大石鼻山上眺望山海美景,令人心曠神怡。
烈日下奮力爬山,感覺自己快被炙烤成肉乾了。可是,我心心念念的那幅美景呢?所幸兒子提醒「回頭看」,一轉頭,原來美景當前,我已身在其中,只差回眸。謝天謝地,心願完成。於是,身手矯健的兒子繼續向下一個涼亭邁進,我則趕緊折返下山涼快去。
北迴歸線界標:夏至體驗「立竿不見影」
「北迴歸線」位於北緯23.5度,是太陽直射地球的北界,亦是副熱帶、熱帶氣候的分界。台灣有三座北迴歸線界標,其中兩座位於花蓮:瑞穗鄉舞鶴台地和豐濱鄉最南端的靜浦村。前者我曾經去過,後者則一直無緣探訪。

靜浦北迴歸線界標彷彿一位身著連身長裙的女子安靜矗立,守護濱海大地。
這次也是拜路標之賜,順利來到第二站:靜浦北迴歸線界標。高聳的白色塔身曲線優雅,頂端還連接一顆小圓球,彷彿一位身著連身長裙的女子安靜矗立,守護濱海大地。
最特別的是從側面觀之,界標中間有一條細縫。每當夏至中午,陽光射入此細縫中,遊客可以體驗太陽底下「立竿不見影」的奇景,十分有趣。
海是生活:慢活風潮正是日常
接著,我們經過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站——在山海間以亮麗的橙紅色畫出一道夢幻彩虹的「長虹橋」。橋面寬廣,御風而行,非常舒暢。還能遠望舊橋和出海口的奚卜蘭島,令人心曠神怡。
從豐濱進入長濱,懷抱幾許興奮又新奇的感覺。因為我們一路從省道台11線(花東海岸公路)南下,這會兒已經從花蓮縣境跨越到台東來了。這應該是我此生不會再有的寶貴經驗,「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」促成此次機車旅行。此刻,就讓我用眼、用心,展開探索台東之美的旅程吧!
台東縣長濱鄉地形狹長,前臨湛藍壯闊的太平洋,背倚蓊鬱連綿的山巒。清風拂面,十分愜意,是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路。鄉間安靜樸素,人少、空屋多,教會密度挺高。碧海藍天,微波粼粼,海面色調變化極其豐富,這就是著名的「台東藍」了。「海是生活」,悠閒浪漫,都市人群最嚮往的慢活風潮正是當地人的日常。

卡片教堂極富特色,是以聖誕卡片上的教堂樣式為藍圖打造而成。
卡片教堂:特殊門面 聲名大噪
抵達成功鎮,我緊張兮兮地張大眼睛,仔細查找聽說一不小心就會錯過的宜灣「卡片教堂」。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傳入宜灣部落約有75年歷史,當地的信仰中心——禮拜堂,因一場颱風嚴重毀損。重建時,設計師賴明德以小時候蒐集的聖誕卡片上的教堂樣式為藍圖,打造教堂樣貌,因而得名。
卡片教堂極富特色,以代表純潔、誠實與新生的白色調為主。正面仿歐洲鄉間小教堂,大門兩側設有天使雕飾,屋頂則有哥德式建築尖拱的風格,顯得高聳輕盈。
其實,這座教堂除了正面之外,和一般建築無異。僅依靠別出心裁的創意、特殊的「門面」,就一炮而紅了。
石雨傘:波濤侵蝕 下細上寬形狀如傘
「石雨傘」是成功鎮一處海景祕境,兒子用導航找得一頭霧水,後來才知道必須輸入「石傘澳」才找得到。
我們順著一條不起眼的小路來到海邊,濃濃的海味撲面而來。見一處隆起的狹長岩岬斜伸入海,好似像鼻,頗為壯觀。但後來被海水侵蝕而分成數段,故名「石空鼻」。

石空鼻上原有數支海蝕岩柱石雨傘,如今只剩一支昂然矗立。
石空鼻上原有數支海蝕岩柱石雨傘,這是由海階崖掉落、比較堅硬的珊瑚礁岩,和下方較軟的礫岩上下堆疊而成的一種平衡岩。在經受波濤長期差別侵蝕下,礫岩逐漸崩塌,形成下細上寬,形狀如傘的自然奇觀,歷經歲月滄桑,如今只剩下一支石雨傘昂然矗立。
石雨傘遊憩區設有木棧步道、觀景平台,可以悠閒散步、聽濤、吹風,海岬上還有壺穴、海蝕洞、粒級層等豐富的海蝕地貌,值得一遊。
三仙台:得天獨厚 景致瑰麗
花東海岸景色優美,擁有得天獨厚的濱海景觀。其中,以八拱跨海步橋為著名地標的「三仙台」,景致瑰麗,名聞遐邇,也是每天清晨第一道曙光灑落的地方,每年由東管處舉辦的「跨年迎曙光」活動更是熱鬧滾滾。

三仙台由離岸小島、珊瑚礁海岸構成,據說「八仙」中的三位神仙曾結伴登島,留下美麗的傳說。(以上圖片來源皆為攝影:高妍晨)
三仙台由離岸小島、珊瑚礁海岸構成。據說「八仙」中的三位神仙——呂洞賓、何仙姑、李鐵拐曾結伴登島,留下美麗的傳說,因而得名。島上還有仙劍峽、合歡洞等奇景和海蝕地形。
三仙台遊憩區面積廣大,遊客中心、販賣部、觀景台、步道等一應俱全。我們從停車場往下走,不多時就來到視野遼闊的海邊。沙灘、奇岩、濱海植物,搭配弧度優美、宛如巨龍伏臥的跨海步橋,連接遠方碧綠小島,再以黃昏天邊雲影襯底,好一幅經典的三仙台美景,療癒人心啊!
天色將暗,無法多做停留,期待以後若有機會舊地重遊,一定要跨海登島,好好瀏覽一番。
在抵達東部海岸最大、赫赫有名的成功漁港時,熱鬧的魚獲拍賣已經結束。帶著一身疲憊,和兒子共進物超所值的海鮮火鍋,在補充體力後,往出遊第一天的落腳點——都蘭出發。暮色中奔馳,感覺騎了好久、好久,才終於抵達預定的青年旅館。
迎接我們的,是一室溫馨、熱情撒嬌的小貓和滿懷憧憬的明天……
(轉載自《看雜誌》第272期)
来源:看雜誌
短网址: 版權所有,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。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。
【誠徵榮譽會員】溪流能夠匯成大海,小善可以成就大愛。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: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,成為《看中國》網站的榮譽會員,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,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,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,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。







